Search

(文長慎入)被討厭的勇氣

每次一認真讀起書來,就有欲罷不能的感覺,在字裡行間得...

  • Share this:

(文長慎入)被討厭的勇氣

每次一認真讀起書來,就有欲罷不能的感覺,在字裡行間得到許多的共鳴,是最痛快的一件事了!! 這本書,讀起來真的很有共鳴,難怪是暢銷書!

書裡面提到,我們要努力的活在當下,不是緬懷過去,接受過去給自己的負面影響。從經驗當中找到可以達到我們目的性的東西,重點不是你經歷了什麼,而是你如何運用它。

當然有些人會選擇不改變,一直活在自己的舒適圈,繼續不滿於現狀,因為他害怕跨出那一步,且不想付出”變幸福的勇氣”。

所有的煩惱,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,人們為了消除自己的自卑感,更加努力向前,讓自己變得更幸福,這一點自卑感是沒有問題的;因為學歷低,所以無法成功(換句話說 如果學歷高就有辦法成功嗎?) ,是長期有自卑感的人的反應。對於欠缺的部分要如何補足呢?透過努力達到! 沒有這份勇氣的人 通常會陷入自卑情節 。

所謂追求卓越是跟理想中的自己比較(兒子小時候或許懂這個概念,之前他問我,媽媽你結婚後跟結婚前比起來,最大的成長是什麼?”就是更有韌性了”我回答他。)- -- 當你決定要做自己的時候,競爭一定會給你帶來阻礙!

夫妻關係之中會感到對方所做的每一件事 ,都讓你看不順眼(明明之前不會有這種感覺的) ,這是因為當事人想要結束這段關係,為了尋求結束這段關係的理由,找各種藉口來逃避人生任務,對方其實沒變,只是你的目的改變了! 找了一些人生的謊言,將自己目前的狀況與責任轉嫁到他人身上,藉著怪罪他人,埋怨環境來逃避人生的任務 。

其實大家不要忘了 決定你生活型態(人生態度)的不是別人,而是你自己!

順著父母的意選擇學校,希望得到認同,我們活在不斷的希望別人認同的環境裡,但是我們並非為了滿足他人期望而活,在猶太教的教義當中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"倘若你不為自己的人生而活 究竟誰要為你的人生而活"?說到這裡,我要謝謝父母親給我足夠的空間選擇我的人生!

老要想追求別人的認同,在意他人的評價,到最後你過的是別人的人生,相對的,別人也不是為了滿足你的期望而活,所以當別人不能如你所願的行動時,不可以動怒 ! 所有人際關係當中的紛爭,幾乎都是因為一腳踩進人家的課題裡,或是自己的課題被干涉所引起,用功唸書是誰的課題?是孩子還是父母親的課題? (區分方法很簡單,就是因為這個決定,而帶來的後果由誰承擔)我要學著給孩子資源就好,讓他自己決定自己的人生!

有些父母認為,孩子就是他人生的一切,把孩子的課題都當成自己的,全部攬在身上。人生中的 自我已經消失不見!

家人對於你的選擇激烈的反對,這種不同意的情緒,要如何緩解,並不是你的課題,而是你父母的課題,關於自己的人生,你所做的只有選擇一條自認為最好的路, 至於別人要對你的選擇做出什麼樣的評論,這是別人的課題,你是無法干預的。

因為我不想工作,所以編造了一個討厭的上司,無論你的上司有多不合情理,那並不是我的課題,不合情理的是你上司必需自己處理的課題,你不必像他靠攏,也不必卑躬屈膝、低聲下氣,你必需做的是 - 坦承面對你的課題,不對自己的人生說謊 。重點是” 不要介入別人的課題 也不要讓別人介入你的課題” 。

有些父母親會用最簡單的方法來介入小小孩子課題,譬如最簡單的綁鞋帶扣扣子這些事,來剝奪孩子學習的機會,他們忘了,沒有學習面對困難的孩子,將會閃躲所有一切的困難! 為了自己所欠缺書裡所謂”變幸福的勇氣” ,給自己會給自己找許許多多的人生謊言,而一直不滿現狀,而又不往前踏出自已的舒適圈!

要判斷別人對我有什麼期望,希望我扮演什麼角色,其實沒有那麼困難。但是要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過生活,卻很不容易,自己期望什麼,想變成什麼,過什麼樣的人生,這些具體的樣貌實在太難想像。的確,如果滿足他人的期望過日子,就會很輕鬆,因為你將人生全部託付給別人,就像走在父母鋪好的鐵道上,雖然當中有許多的不滿,但是只要走在軌道上,就不會迷路,如果是自己決定要走的路,就有可能面臨迷惘,不知所措。

有句禱告裡常用的話語是”主啊 求你給我平靜的心,去接納無法改變的事物,賜給我勇氣,去改變可以改變的事,就是祈求上帝給我們勇氣來踏出這一步! “

所謂的人生,就是每一個瞬間所組成,成為一連串的剎那,當你回過神來一看,才會發現,我已經來到這裡!夢想成為小提琴家的人,不總是看著眼前的那首曲子,專注在每一首曲子 每一個小節,每一個音符上嗎?關鍵的一刻,不在昨天,不在明天,就在此時此刻!!

只要在自己的領空掛上貢獻他人這顆星星,就可以和幸福同在,和朋友同在,不要去管是否有人討厭你,你人生的意義,只有當你徹底認真的舞動在此時此刻,才會顯現出來!

書裡的結尾是,今天在場聽過我這番話的人,從這個瞬間,開始就能變得幸福! 有看完這落落長文章的朋友,祝福你有幸福人生!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旅行成癮的櫃子,一邊上班也要一邊環遊世界,走過五大洲,42個國家,超過100個城市,鍾愛中南美跟北非,最喜歡跟當地人交朋友學生活!
View all posts